关于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17-03-01  阅读:6872次)

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为我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历史性重要贡献。内江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13年3月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2014年10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全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全面启动,到2022年,全省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基本完成。2016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制定印发了《关于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推动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重点任务和配套政策措施。自2013年我市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后,我市积极开展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推进了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独立工矿区搬迁改造工作,先后争取到位国家、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专项资金1.62亿元,有力推进了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新的发展时期,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已作为国家和我省当前工业发展主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市作为老工业基地将再次迎来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对内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意义。去年,我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将致力于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基地、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这为我市“十三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指明了路径、明确了方向。然而,我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仍然面临产业结构问题突出、城市空间布局不合理、生态自我修复难度和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等诸多不利因素,要实现蝶变新生,还需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切实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要突出调整结构,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全面推进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进一步改造提升做强做大冶金建材、机械汽配、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电力能源五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引导并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设备、装备提升等方式逐步向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业态转型发展,着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页岩气、信息安全、节能环保三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努力推动大企业大集团与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成长齐头并进。

二要突出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统筹协调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继续落实技术创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并帮助企业自主创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创新平台。通过开展工业设计大赛等方式,激励企业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走企业自主创新和“政产学研用”联合创新相结合的路子,加强与研究机构和高校的科技合作交流,达成校企技术转让或合作协议,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要突出项目建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立足“招大招强、招新引优、招才引智”主线,强化服务成渝、配套成渝、融入成渝,突出引进一批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利于完善和拓展产业链、有利于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优势的优质大项目(企业)。深入开展“工业项目年”活动,改进政府投资计划管理方式,继续加大项目投入,加大PPP项目推进力度。完善项目调度机制,全力做好项目要素协调和服务,重点实施一批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进一步带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步伐。

四要突出信息化应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机械汽配、冶金建材等传统行业的信息化改造,促进信息技术在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关键环节的应用集成和融合创新。重点推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加快信息化集成应用,以信息化带动制造业创新和改造升级。强力推进智慧园区建设,为园区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要突出载体建设,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平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统筹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园区的规划建设。依托园区现有产业基础,引进协作配套产业,发展主导产业,不断提升园区发展层次和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壮大一批成长型特色工业园区,同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全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科技企业孵化器,引进专业公司对孵化器进行运营管理,不断提升孵化机构的产业培育能力,为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平台。

六要突出政策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工业等各类专项资金,继续落实《工业强市八条措施》,通过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企业技改奖补或贴息、企业运用信息化政府购买服务、工业设计大赛奖励,建立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做大做强贷款担保平台、应急搭桥贷款等,重视央企与地方政府在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的协作发展工作,重点对实施结构调整的企业、项目给予支持,多角度、全方位推动全市产业实施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发展。